壇城佈置小細節
文 由希王子
最近跟幾個師兄閒聊時,有師兄丟了一些佛堂照片給由希看,有些是來自佛友部落格或是論壇,由希發現一些情況,就是有些師兄的佛堂,因為想供養很多的佛像或是佛卡,但是因為擺的太多了,大小不一、層次不齊,到最後都變的很雜亂,反而沒有莊嚴感,甚是可惜!
佛堂的佛像是不是一定要供很多尊,才能得到保佑?答案是否定的,佛教裡面的佛菩薩並非一般的神明也,不是有燒香有保佑,供的越多、拜的越多,越會靈感,佛像只是一個代表象徵,我們每次在見到佛像時,應該在心中升起對於佛陀行儀的懷念與追思,因為佛陀已經涅盤,我們無法直接見到佛身,慈悲的佛陀為了讓眾生累積資糧故,允許後世的眾生供養佛像,藉此累積福德,種下解脫種子。
一個標準的佛堂,只需要有一尊佛像、舍利塔、經典代表即可,記得喇嘛曾經對由希說過:一尊釋迦牟尼佛像,就足以代表萬佛了。因此並不需要擺設太多的佛像,造成雜亂,寧願莊嚴的供養一尊佛像,也不要擺設雜亂,這樣並不好。如果真的想供養很多佛菩薩像,又不想造成雜亂,有個很簡單的方式,就是供養一張您傳承的皈依境或是蓮池海會圖即可,不需要一一把佛卡、佛像通通擺上去。
或 者有個另外的方式,可以請個像框,把佛卡通通放進去,從封面到底部依照上師、佛、菩薩、護法的順序依次放入,最上面一張可以是您傳承的上師、祖師、皈依 境,封面法照底下可用莊嚴的黃布或是雲彩紙略裝飾,使之不看到下面重疊的佛卡,也能增加莊嚴感,如此一個像框就變成了上師、佛、菩薩、護法的所依,也不會 顯的太過雜亂了。
如果想供養其他菩薩像、護法像,擺設的次序是佛像、菩薩像、護法像,佛堂中央可以供養佛像(釋迦牟尼佛、藥師佛、長壽佛等),旁邊可以供養菩薩像(文殊、金薩、觀音、地藏等)其中當成主尊的佛像,在觀感上宜比周圍菩薩像大尊些,或是用盒子、木座墊高,使之略高於菩薩像,護法像則是擺放在菩薩像旁邊,或是在佛、菩薩像底下一層供養護法。
壇城的背後可以再貼些佛卡,讓壇城更加莊嚴,不管如何,佛像、佛卡在當初請供時就要好好注意比率問題,甚至可以先在腦海中先行規劃,或是畫草圖出來,然後再慢慢的去請佛像、佛卡,切忌一開始很興奮的胡亂請了許多佛像、佛卡,最後因為地方關係而擺設的很凌亂,詳細的佛堂佈置方法,可以參考由希的另外一篇文章:如何設立一個莊嚴的小壇城?
這裡想講一下關於護法的供養,以上所講的護法,依照藏傳佛教來說,只有被列在皈依境裡面的護法神(出世間護法),才有資格放在佛堂上供養,最近發現一些問題,就是師兄都有供養護法神,但是所供養的並非出世間護法神而是一般的世俗護法,當然這些世俗護法的護法功德也是很大的,身為佛教徒應該尊重這些護法天眾,但是尊重世間護法與請來供在佛堂上,將之與出世間的佛菩薩、護法神並列不能混淆,佛堂是一個行者每日供養、禮拜、皈依的對境,如果說將世間神視為三寶對其皈依、禮拜,有可能違反了皈依的誓言,破了皈依戒中的皈依佛戒(皈依佛不皈依其他天、魔、外道)希望各位師兄不可不慎!
那有些家中已經供養的天眾該怎麼辦?其實不需要恐慌,不可以將這些天眾的像胡亂棄置,或是想說信了佛了,不需要這些天眾了,隨手一丟!這些都不是很正確的觀念與做法,如果真的不想供養,可以請至廟宇中,或是贈與其他有緣者供養,如果想要持續供養者,可以另外佈置一個地方,設置一個世間護法神龕,供養這些世間天眾、護法,當然只是如同對待世俗長輩一樣,並不對其皈依、禮拜,單純的每日以淨水、燈花、薰香,或是依照藏傳佛教的習俗準備一個神飲杯,每日以紅茶、果汁、汽水等飲料供養,祈求這些護法天眾護持佛法、守護一切眾生。
在世間神這方面,最好不要對其有所祈求,世間護法有些並沒有得到解脫果位,也有許多的脾氣,如果行者對祂們許了願望,沒有答謝的情況下則有可能會有災禍的發生,或是因為行者生前,接受了世間護法的多方面護持,在人情債難還的情況下,行者命終後有可能被這些世間神靈收去當下屬,被迫服侍神靈與幫忙處理公務(笑),這方面真的是不可不知!許多藏傳祖師大德也曾經開示過這個問題,就請各位師兄自己去閱讀啦,這裡不說太多了!以免得罪這些無形大哥們!
有時看到時下一些佛友或是大眾,往往在遇到困境時,在跟上師三寶、正法護法神眾祈求落空後,跑去與一些妖、魔、山精追求,雖然也往往都有效果出現,暫時圓滿了信眾的要求,但是天下真的有白吃的午餐嗎?大家可以用腦筋好好的想想這個問題。
留言列表